搜尋 大吉吉 文章

2012年1月5日星期四

[五步曲] - 總結 第三步 哀鴻遍野 信心崩潰 的預測


[ 超級股災 五步曲 ]
-- 第三步 的 兩年期預測 已完成 !! 由2009年 12月3日 恒指23448 開始 , 期內最高 24988 , 最低 16170 . 最悲觀的目標12600 因種種原因而達不到 . 以預測開始日至最低位 , 共跌去 7278 (31%).


第三步 預測 的重點放在 " 一放一收 " 的上面 .


"第二步 狂牛假象 全民論股" 是 屬於 "放" , 即政府及央行透過財政及貨幣政策向市場放出大量資金, 最終這些巨額的資金, 令市場回復短暫的希望 及 刺激資產 及商品等市場, 使價格在低成本的投機資金追捧之下 , 出現劇烈反彈.當然 , 泡沫爆破後的後遺症, 是因經濟結構及眾多的內生問題引致的 . 而貨幣及財政政策只是治標性, 目的是解決眼前的危機, 並不是挽救中周期性的經濟. 所以, 第二步完成後 , 市場就會進入第三步 , 亦即天量流動性去追逐價格 , 會造成物價通脹及資產泡沫 . 最終令政府債務快速膨脹及陷入政治危機 . 第三步 哀鴻遍野 信心崩潰 是代表 收水 的過程及結果 !


小弟把第三步的預測分為三個steps . step 1 是把第二步的餘勢計入第三步的前期 . 隨後因應種種原因, 小弟把step 2 , 3 合併為一個 哀鴻遍野 信心崩潰, 不再細分 .


由於, 小弟在計算第二步時, 並沒有預期全球央行及政府放出如此天量的流動性 , 以及計算印鈔方面的量也出乎左自己的想像, 因而影響了第三步的效果及時間 . 當然, 預期只是一個推考, 建基於假設的因素身上 , 不能準確也是理所當然 !


第 三步 是收水的過程 . 當實體及虛擬經濟沒有足夠的底部資金去支持, 上面的槓桿效應就會萎縮 , 這便會使舊有的高槓桿 , 慢慢洩氣 . 亦即步入去槓桿化 . 這好比一個高負債的人, 當收入不能滿足還息及還本時, 付息及支出佔收入的比重會越大 , 最終這個人會節衣縮食, 在其他方面慳回來去填補增加的利息成本 . 所以, 其生活 , 債務 及 收入比會出現變化 . 這亦同政府及央行相似 , 政府以實施額外的財政政策去支持經濟 , 利用負債填補失去的收入 . 這便使政府的財政收支出現問題, 赤字會高企, 佔GDP 比會上升, 最終影響其債務評級及發債的利息成本 . 以及巨量的流動性去流入市場, 亦會造成財富效應 , 但資金只會透過容納量大的資產市場及商品市場去反映 , 這亦是資金提早反映貨幣大量供應, 最終會稀釋貨幣的購買力, 在商品及資產上率先反映 . 所以, 這便成通脹預期的資金追逐戰,價格亦會隨資金的成本, 信心及風險等起伏 .

當大部分人民在央行及政府大量放水時無法得到 利益及損益受損時, 就會轉化為民怨, 便影響政治權益. 政府高層為免失選票及解決民怨沸騰, 甚至財富轉移的方法進行得太過極端時, 上層社會也無法大量填補失去的收入及企業聘請更多的失業者, 在成本受資金追捧原材料等而上升 .


人民負債無法上升, 銀行處於清理債務之下, 大部分人民的財富, 不論在銀行的存款或手上的現金, 無形中已經被通脹吞噬 . 因而, 生活成本沒有因經濟下滑而下跌, 反而上升 . 這種做法是一種強迫的消費模式, 迫使人民因通脹吞噬而提早和鼓勵消費 及 借價格上升, 填補企業的損失 . 這種方法, 明顯在過去兩年沒辦法運作暢順. 皆因 , 今次是債務危機演化的深遠問題 . 歐美日等國家, 過去四十年, 透支了未來收入太多, 轉化在債務身上 . 這將會使這些國家開始面對償還債務的周期 .


所以, 政府及央行, 一邊利用政策去催谷及運用納稅人資金去修復銀行系統的債務, 卻遇上貨幣放得太多所造成的物價急漲, 迫使民怨沸騰 . 最終, 為了避免引發更高的通脹及更巨大的泡沫, 央行都要收水, 預防通脹來襲 . 為何央行懼怕通脹 ? 其實佢有兩個基本效果 , 當通脹一起, 物價上升 等, 市場對資金的需求會更大 , 這對央行本身有壓力. 如果滿足市場, 就會放水越多, 再透過投機等環節轉化為通脹及泡沫 , 令經濟及資產風險冒更大風險. 其次是通脹有一種悄悄地偷走人民的財富, 這會令人民反感及向政府施以壓力, 迫使正視人民生活的水平. 政治家為免失民心 , 大都會在平衡利益方面作出讓步 . 當然, 其背後也有一些風險因素作祟 . 當一個地方 , 通脹快速上升, 便會損害其貨幣系統 , 令資金風險快速上升 , 最終投機者在計算風險方面, 開始發覺得不償失而出現撤離潮 ! 因而, 這將會該地區出現資金流出, 對被炒高的資產價格出現洩氣現象, 自然缺乏承接力, 價格會因欠缺需求而出現調整 . 泡沫被擠出, 會導至更多的影響 .


因 此, 第三步是央行及政府在正視通脹之下, 也會顧及債務總量的問題 . 便會把早前放出去太多的水, 開始慢慢收回來 , 這會導至早前被炒高的價格回落, 甚至打回原形 ! 在這過程, 把因低成本資金充斥現象的投資者, 出現損失, 市場更出現哀鴻遍野現象 . 最後, 在價格失去需求支持的情況下, 投資者信心崩潰, 價格打回原形 . 這就是第三步的整個預測範圍. 亦簡單地以 " 一放一收 ' 作為重點 !!


2010 年 , 美聯儲啟動QE2 , 使股市再起風雲 ; 隨後因 日本大地震, 令全球電子產業的原材料供應連出現斷開, 導至海外的高端產業生產工序造成影響 . 這也使資金流向出現變化 . 2011年 歐債惡化 , 風險上升, 資金出逃, 導至豬國債息率急升 , 影響更多範圍的債市 及 銀行體系 . 迫使聯儲局出手實施OT2 . 當然 , 美國因債務總量問題, 遭標普降低, 失去三個A 評級, 令市場更震憾 . 使到資金大量流入美債, 而不是流出美債 . 因此 , 在2011年下半年 , 出現了哀鴻遍野的現象 . 而恒指也跌至16170 . 幸好歐央行及聯儲局 聯同其他央行出手相救銀行體系 , 使到危機稍稍緩和 . 不至於在2011年 出現信心崩潰的大面積現象. 而部分投資者, 在股市已損失了超過40% , 按理也是屬於 信心崩潰的現象 .


所以, 第三步預測中 , 在通脹威脅之下 , 資金需求大升 , 又受到 日本大地震影響 , 歐債危機 , 歐洲銀行危機 , 美元反彈等 資金不斷變動 , 第三步未能 達成 最悲觀目標 . 因此, 這餘勢要撥入去第四步去反映 !!! ^^


** 請注意 , 整個五步曲的預測, 只是小弟用作分享而已, 並不是投資建議 . 這亦是小弟研究 "田雞理論" 所進行的 理論與實踐 的階段 . **

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

一個國家印鈔 能有限制 嗎 ?

一個國家的央行印鈔理論上有限制 . 在自身的法律上有限制 , 在物價的層面亦有限制 , 以及在貨幣的匯率及價值亦會有限制 .


所以, 在法律, 在制度 及 在信用 方面都會有限制 .


除非咁, 秘密印銀紙 就 好難講 . 呢個會關乎國家的信用 . 好似過去 戰爭時期 , 為了解決軍費開支, 濫印鈔票, 到處都係錢, 物價會急升, 通脹失控 , 民怨沸騰 .


印鈔呢個話題, 可以衍生好多層面 . 目前我們成日聽到的層面, 只集中在 三點 , 一是貨幣的信用 , 二是債務貨幣化 , 三是催谷需求 .


一個國家的貨幣, 背後代表呢個國家的實力, 例如佢既軍事力量, 生產力 , 普及性 等 . 如果這國家沒有任何的實質的實力 , 相信沒有人願意持有佢的貨幣 . 因為紙幣只是代表一個購買力的憑證 , 渣住紙幣的面值, 可以換取同等的貨幣或服務等 . 這在盛世時期, 人們會習慣持有紙幣 作購買力 , 宣作財富的特徵 . 越多的紙幣 , 代表擁有購物力 越多 , 自然財富越多 .


不過, 如果持有一個沒有信用的國家的紙幣 , 佢既貨幣信用會隨市場信心及物價通脹而被吞食, 呢個就似津巴布韋的貨幣一樣 , 面值印到比 陰司紙更大也只能買一個麵包 . 但對外是沒有人願意持有的. 這是濫印鈔票的惡果 . 這國家會失去其他國家的信任, 那國內人民就要為生活擔憂 , 食物及補 給品的定價會生亂 . 因此 , 這種沒有一個令人有信用的量度之下 , 也許會用國際流通高的貨幣所代替 , 例如美元 . 作為對外的衡量指標 . 即國內生產的東西以換取美元 , 再由美元去換取補給品 等 .


宜家 , 歐美日英 等發達國家 , 都是希望透過印鈔 去解決堆積如山的債務 . 當然 , 他們仍然擁有生產力 及軍事力量 , 一邊透過威脅的手段 , 迫使他國接受他們的遊戲方式 ; 一邊透過種種的手段增加貨幣供應 , 宣稱為了解決危機等 . 透過政治手段 , 把過去一貫的規則 , 統統改變 , 改為有利自己的一套 .


但正如上文所講 ,印鈔 太多 , 會令到國家信用受損 , 影響貨幣的價值 . 所以, 每當美聯儲印鈔, 美元就下跌 . 而美國就出手搞其他國家 , 迫使流出的資金又回流美元避險 , 這種利用市場優勢及軍事強國的力量去舞弄資金流向 . 但這種做法, 只能治標 , 不能治本 . 因為一個國家的財政收支, 如果持續性地出現巨額赤字 , 債務更超過GDP , 自動會在經濟層面上有影響 . 例如, 投資會減慢 , 消費減慢 等等 .


這都是債台高築所帶來的衰退壓力 . 縱然利用增加貨幣供應去催谷需求 , 但要視乎本身的國內環境, 是否是屬結構的問題. 如果結構的問題, 就必須透過結構調整才能解決到. 一個入不敷支的公司, 再給更多的錢 , 都是無法賺到錢 , 只會拖長佢破產的日子及增大佢債務, 使銀行及投資者矇受更大的損失風險 .


所以, 西方國家, 既希望保留現有的體制及福利政策 , 對政治層面有利好作用 , 對利益團體也有多重好處 ; 又希望透過人民無痛的感覺 , 增加貨幣供應 , 以長期的高通脹 , 製造負利率效應去解決債務沉重 . 讓貨幣貶值, 產生通脹 , 最終使 物價 X 貨幣 的價值 上升 , 名義上出現上升, 但扣除通脹及貨幣貶值因素 , 實質是下跌 . 不過, 人民見到手上的財富沒有一時間不見了 , 就不在意了 .


就好似係香港咁 . 5年前渣住一百元可以買到東西 , 今天就未必有相等的東西可以買齊 . 這是貨幣因通脹上升而貶值的結果 . 但是人們就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. 而且 , 在工資上面 , 人工也有可能會增加, 某程度上是向受通脹影響的人民提供多少補貼 . 但從扣除通脹因素後 , 實質上人民的財富 是 下跌 , 生活水平是下跌的 . 只有持有能夠抗通脹的資產才能保值 及 產生回報 . 這無形中, 把財富透過通脹因素轉移 ! 富人可以透過買樓買金去得到保值品升值 , 窮人靠勞力只會隨通脹上升而購買力下跌 , 所以 , 通脹上升的時代 , 為何日子怎麼難過 , 就是政府的施政失敗 . 過去透支太多的未來錢 , 最終苦了以血汗換取工資的良好市民 !!

2011年10月2日星期日

銀行信貸風險


當我們進入了第四步, 即債務與貨幣相關的問題時 , 所有由債務 及信用既根本性就會慢慢浮現 !


大家要明白一點 , 市場上大部分的貨款是由銀行放出去 . 而貨款的根源是由 存款的基礎 . 當一個經濟體有足夠的增長, 人們的信心及收入有足夠的增長 , 銀行的信貸槓桿可以不斷擴大 , 對資本的要求是相對低 , 風險也相對低 .


因此, 在金融海嘯初期, 大量資金流入香港銀行體系 , 頓時令香港的存款基礎大量上升, 存貸比率相對上下跌 , 使利率相對下跌 . 但銀行為求賺取更高的回報 , 就不斷向市場大量放貸, 創造信貸總量規模 . 而在創造信貸規模的過程中 , 房地產是一個重要一環 .


因為每當一筆房屋成交, 所貸出的貨款量也是對供樓者的高槓桿 . 因此 , 銀行不斷向發展商貨款起樓, 又向買樓減息放貸 , 令到銀行既信貸不斷膨脹 , 使其賺取淨息差! 當然, 如果銀行是有相對高的道德操守, 它會按其風險去評估. 也會按歷史及人口基礎等等作長期貨款的評估.


如今因銀行水浸而向社會谷起巨大泡沫, 讓值1元的東西, 摧谷至5元, 10元 , 這貨款的基礎是由債務的推動, 而存款的增長就是銀行的槓桿風險的指標 .


當一個社會的通脹不斷上升時, 經濟活動及債務槓桿所創造的利息成本也會不斷擴大. 因此, 過去銀行不斷的放貸去創造泡沫 , 一旦遇上高通脹來臨, 迫使全社會的資金需求大增, 而存款大量持續性的流失 , 銀行就會出現一個巨大風險 . 因為在信貸槓桿的倍數過程 , 銀行的抵押品及信用擔保是一個非常大的風險 .


在市場的運作上, 一旦銀行遇上存款流失同時, 經濟活動減慢, 通脹持續上升時 . 銀行為了避免存款再持續性的大量流失 . 就會向存款戶加息, 挽留他們. 當然, 銀行要做生意, 如果做蝕本生意 , 會影響其資本. 所以, 當銀行因存款開始流失同時, 一些高槓桿的債務融資就會首擋其衝 , 其次是高負債的企業無法得到信貸. 最後, 這種循環會迫使泡沫出現漏氣跡象.


這種的情況目前在內地及香港開始進行中 ......! 亦即小弟在第三步初期說的, 銀行在金融海嘯之下, 大量放貸是自殺行為 !! 如今, 這種的惡果, 開始不斷在浮現 .... 投資者是心水清 !


香港的信貸結構 及經濟活動的 運作 , 存在巨大的風險漏洞 !